成都加快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2020-06-12 10:48:00

 

成都加快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打通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成都科学城

 

 

■聚焦于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评定,让“躺在”高校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

■成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将构筑“一核四区”发展格局,坚持“营城”与“谋势”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努力把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成为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强基础研究,结合主导产业,大力构建创新生态圈,吸引创新要素人才集聚,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今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5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月20日,成都科学城,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6个支撑项目启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是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支撑。

抢抓城市发展新机遇,立足长远谋发展。未来五年是成都培育形成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关键期,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起势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成都将以全面辩证长远的战略眼光应变求变,以科学高效精准的战略路径化危为机,以产业生态圈建设引领要素集成集聚、以科学城建设引领科技创新、以场景供给引领新经济发展,构建策源牵引的动力体系、高端要素的运筹体系,加快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看创新资源

成都有高等院校60余所、各类研究院数十所

2020年1月,北京,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成都斩获颇丰。在蓉20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占四川省获奖总数的80%。20个获奖项目中,成都主持完成11项、参与完成9项,其中2项主持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彰显了一座城市的创新竞争力。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城市能级迎来跃迁式发展的机遇窗口。

拉开这座城市的时间轴,几千年来,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第一张纸币“交子”的诞生,再到率先探索开展技术经纪职称制度改革,成都一直是一座富有创新创造基因的城市。

打开成都的创新地图,高校院所星罗棋布,科教资源丰富。目前,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余所,其中双一流高校2所,双一流学科高校8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等各类研究院数十所,在蓉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32所。从城市间对比来看,成都60余所高等院校数位居全国第6。

国家级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等科学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推动城市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目前,成都已集聚了一些各类科学基础设施,如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了9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看创新活力

成都年度创新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五

厚积的科教资源、一批“国之重器”、数量众多的高层次人才,为成都创新发展提供了源头动力。来自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9300亿元,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制度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经验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复制推广。全国首个以地级及副省级城市为评价单元的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9)》显示,成都年度创新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五……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发展驱动力,成都已成为创新高地。

近期,随着一声清脆的敲钟声,西装革履红围脖的李进,将成都先导送上了科创板,实现西南地区科创板上市交易“零的突破”。先导扎根的成都,密集坐落着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以至于,即便在疫情冲击之下的一季度,成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进出口总额更是逆势同比增长,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城市经济韧性和“双胜利”曙光激励人心。

“经济之韧”来自哪?既源自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来自于一座城市的科技创新生命力。

科技创新的生命力在于改革创新,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科技创新的效能。

聚焦于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评定,让“躺在”高校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

致力后发超越,“新经济”成为成都抢先开辟的一条新路。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鲜明提出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独角兽企业从0到6家,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历经三年蝶变,“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已成为共识。

创新求变,从未止步。建设产业功能区,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的战略支撑。

如何重塑资源流动体系,让创新资源要素在产业功能区“落脚”?“菁蓉汇·校企双进”成为又一探索路径。2019年,“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促成近500家企业与高校达成728项校企合作项目。今年,还将建设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产业功能区企业聚势赋能,为制造业转型和新经济扩张提供持久动力。

看创新动力

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川渝两地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纵观寰球,科技信息化和城市化浪潮奔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世界城市,都有着特色迥然的科学城。比如东京筑波科学城,以及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这些科学城既是“科学技术的原点”,也是“未来产业的摇篮”。

放眼成渝,两地有121所高校、178万在校大学生、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29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7个众创空间,科技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创新策源潜力和较大的转化市场空间。以共建西部科学城为契机,加强区域创新协作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发挥“1+1>2”的作用,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乘数效应。

如何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活子,激活城市创新发展动力源?为了进一步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成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将构筑以天府科学城为创新策源地,以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为产业创新承载的“一核四区”发展格局,坚持“营城”与“谋势”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努力把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成为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聚焦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强基础研究,结合主导产业,大力构建创新生态圈,吸引创新要素人才集聚,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日前,川渝两地科技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西部两大国家级新区宣布了双方在2020年合作的10大重点任务;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西部科学城、成渝科创走廊、内陆自贸港等建设……

谋定而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画卷正在加快铺开。

 

 

 

以产业生态圈建设引领要素集成集聚 以科学城建设引领科技创新 以场景供给引领新经济发展

从创新一线看成都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以产业生态圈建设引领要素集成集聚;以成都科学城建设引领科技创新;以场景供给引领新经济发展。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举行之际,记者走进创新一线,探寻成都如何打造直面未来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数字经济,如何环湖而生?

聚焦重点 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在成都天府新区距离兴隆湖仅几公里之隔的一片建筑工地,一座潜艇式的建筑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这里就是天府新区独角兽岛启动区的首个单体建筑,预计本月就可以完工。”项目施工单位中建五局工作人员廖凯凡介绍,虽然独角兽岛整体的建设工作距离完成还需时日,但是这座“专门为培育新经济企业”打造的“兽群聚集地”已经吸引了商汤科技、安谋中国等多个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落户。

无独有偶,和独角兽岛同步推进建设的还有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前者将于今年投用,建设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本部、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有机化学公司、中科信息6家单位将整体搬迁至成都科学城。后者目前已完成土方作业,除规划用地260亩外,还预留167亩作为中科院承担的大科学装置及前沿引领技术重大科研平台用地。

“建设中科院大学成都学院是中科院和成都市把握全球大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作出的重要决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表示,成都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科教融合发展、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为成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实施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

重磅项目频频落户并非偶然,以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目标,近年来,成都科学城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研究基地集群和若干功能性产业园区,如今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创新策源地打造,正向着从“1”到“100”的科研主阵地前进。

截至目前,通过引进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等30余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以及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先进微处理器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核聚变堆技术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项目,已有100余位高校科研人员在新区创办领办企业,近1000项科技成果在新区完成了转移转化。

做强增长极,如何形成动力源?

产业集聚 撬动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夏日晴好,走进位于永安湖畔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先导的实验室内,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进正带领工作人员进行新药研发,这是公司的主要战略之一。为何选择去做风险不低的创新药?“不可能因为生产了一个特殊的螺丝钉,所以企业就永远生产螺丝钉。”李进说。

正是这一份激情和专注,近期,随着一声清脆的敲钟声,李进将成都先导送上科创板,使之成为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

以建设重大新药创制转移转化示范基地为契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从靶点筛选、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到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再到临床试验、中试放大,在创新研发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服务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只是成都科技创新澎湃动力的一个缩影。新经济,则是成都围绕创新培育内生动力抢先开辟的一条新路。

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直播带货……今年以来,成都的新经济蓬勃生长、加速成势。而在成都高新区日前的首批新基建项目发布会上,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表示,将共同参与新基建建设,意味着新基建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必将带来更多新机遇。

从进一步强化硬核科技引领,加大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布局,到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做实产业应用场景建设;从独角兽企业从0到6,到聚集具有新经济性质企业达8万余家……成都高新区新经济因子活跃聚力,已成为一股重要经济动力。

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为此,成都率先提出了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此外,成都将协同规划西部(成都)科学城,构筑“一核四区”发展格局,通过数字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与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相嫁接,开辟科学城发展的拓展空间。

创新加持,这座城市在做强增长极,而产业优势和重点领域布局其中,正为城市的发展孕育着源源动力。

未来之城,如何预见未来?

创新引领 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引领发展新高地

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个获批即将满一个月的新区,将成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平台。

未来,成都东部新区将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成都东部新区将重点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成都东部新区还将强化创新引领,推动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如今,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已经率先启动规划,将建成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创新性大学聚集区,总体定位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地。

为此,成都未来科技城锚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引领发展新高地定位,立足“1+3”功能体系,即大科学装置、国际知名大学、顶级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聚集的“1”个核心功能群落,匹配涵盖云计算、量子通信、航空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造科创,涵盖科技金融、总部经济、检测认证、法律咨询和人力资源的顶级服务,以及涵盖商务会议、会展博览、全龄教育、医疗健康和文化休闲的优质配套,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用创新核心承载区。

目前,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围绕民航科创示范区、中飞院等已落地项目深度挖掘科技创新亮点,引导企业建设企业研发总部、中试基地和技术示范中心等提升前沿科技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科技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