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四川这15条措施出炉!
2020-06-12 11:08:00

5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商务厅印发了《支持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加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自2020年6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5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杰作主发布,介绍“十五条措施”及主要工作内容。

 

 

“十五条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

一图带你看

发布会上,田杰对15条措施出台背景、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一起来了解一下。

 

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总体情况

到2019年末,全省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20家、同比增加20%;从业人员3.22万人、同比增加26%;年营收388.48亿元、同比增加44.5%;目前,已经建有成都一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在筹建泸州、绵阳、乐山三家省级产业园;年服务2440多万人次、用人单位142万家次,促进520多万人次实现就业和流动,猎头推荐中高端人才9万多人次。

 

制定出台15条措施的背景


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重大决策、推动人力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省人力资源产业规模处在全国中游,与安徽、江西、重庆、陕西等同属于“三、四百亿级”的“第三梯队”。到2022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达1500家左右,从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建成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4—6个(2025年还要增至8—10个),培育20家左右行业领军企业,每年服务2000万人次以上、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700万人次以上。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要素配置”是川渝两地人社合作的七大任务之首。双方初步商定,力争到2025年,成渝两地人力资源产业总营收突破2000亿元,建成20家左右省(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同时确定了“建立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体系”等十多项工作,其中“建立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迫切需要。

 

我省1400多家人力资源机构中,多数是企业性质,大量属中小微企业,他们既是重要的就业“吸纳器”、也是“促进器”。“十五条措施”中,支持企业主体的占比最大、力度也最大,可以说是涵盖了从初创、经营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全链条。

 

下一步工作重点


强主体

支持壮大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包括招引培育一批外来、初创、本土企业,扶持帮助一批经营困难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评选一批省级“5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争到年末我们人力资源产业的企业总量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建园区

尽快落实好对国家级、省级园区的奖补政策,以此引导相关市(州)加大对省内已建包括在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支持、投入力度;展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和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示范区建设;对接“成渝双城”“一干多支”战略,力争到年末再新建1—2家省级产业园。

 


创品牌

实施四川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创塑行动,举办好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四川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峰会等重大活动,组织省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市州行、园区行、高校行”,加大对人力资源知名品牌和诚信机构的宣传推介力度。

 


优业态

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产业相关研发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课题研究,持续深化“互联网+”人力资源行动,大力发展这次疫情催生的网络招聘、线上服务、共享用工等新模式、新业态,力争到年末,中高端业态所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聚人才

首次实施我省单列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编制发布人力资源产业省级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研究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领军人才评选实施方案。召开全省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拿出产业发展路线图、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