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英尺之上的“成都蓝图”
“神鸟”凌空,建强航空枢纽,“一市两场”,蓉城青云之志。
2021年1月22日,龙泉山以东,天府国际机场内,全长4000m、宽75m的全球最高等级跑道灯带列阵,迎来了全国6家航司的6架民航客机起降。
按照计划,天府国际机场将在今年6月30日前投用, 距离成为北京和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双国际枢纽机场城市,成都步步靠近。
同一城中,忙碌的国际班列和航线,从内陆延伸出一条条供应链,加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加持,优势正在叠加。
“十四五”开局,成都定下“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目标,并就“完善立体大通道体系”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从航空门户枢纽到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是成都作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港的跃迁,“一市两场”的实现,正酝酿出前所未有的新机。
机遇在双机场的建成中,这将带动一大批具备全球运营能力的高能级企业入驻,形成带动城市要素汇聚的国际平台。
机遇也在不断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辐射、集散和资源配置功能中,这将提升城市发展战略优势,在形成新发展格局中率先突破。
机遇还在这座城市一以贯之的“韧劲”中, 2020年, 知名机构米尔肯研究所在其度报告中评价成都:“过去三年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投资占比,成都都名列前茅,这意味着成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千年之变,正在发生,成都一展拳脚的天地,尽可想象。
蓝图
成都之东,一切都在稳步进行。
试飞结束后的2月至6月,将结合工程建设进度,联合航司、空管等各驻场单位逐步开展投用演练,准备工作就绪后,将向民航局申请机场使用许可证,许可证获批后,天府机场将顺利开航。
三万英尺之上,更大的蓝图正在绘就。
刚刚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将完善立体大通道体系,建强亚蓉欧航空枢纽和泛欧泛亚陆港枢纽“双支撑”。
目标的设定,是从过去延展至未来。
纵看成都的航空进击史,能够归纳出三个阶段,以“发展”为导向的1.0时代,到以“跨越”为导向的2.0时代,再到以“反哺城市能级跃升”为导向的3.0时代。“枢纽城市”的前瞻性不言而喻,在以全球视野谋划国际战略通道建设中,构建起我国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物转运中心。
于成都而言,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城市枢纽能级实现跨越式跃升。其中,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基本形成,“一市两场”航空枢纽格局加快构建,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外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数量增至20家,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开放,正成为成都的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跃升的最大变量。2020年GaWC《世界城市名册》榜单中,成都排名再次拉升12位,位列全球第59名,而2016年,成都在这份名单上的排名还是第100位,5年完成三级跳。毫无疑问,在全球城市的竞争中,成都的城市影响力正在逐年递增,这势必将聚集起更多更高端的资源要素,全面提升的城市综合能级。
以此为基础,面向“十四五”,首先是中国刚刚完成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欧盟、东亚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市场,而作为距离欧洲最近的中国特大中心城市和中西部面向欧洲最具活力的开放门户城市,成都这时提出建强亚蓉欧航空枢纽,既是顺势而为,更是厚积薄发。
这也是国家赋予成都的使命。
五年前,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中,将天府机场定义为我国最大的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定位是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将负责成都出港的全部国际航线。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此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把成渝地区打造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效率。
眼下,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加快补齐机场等基础设施短板十分重要,广州、重庆、福州等各大城市机场建设纷纷提速。
毫无疑问,站在新的5年起点,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成都的枢纽建设,将肩负更大的目标与使命。
先机
“为什么是成都?”似乎,自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以来的5年里,这样的疑问早已不是在等待回答,而更像是一句探索,期待能够由表及里,挖掘这座城市更深的发展逻辑,洞悉发展跃升的内在逻辑。
1月21日,就在天府国际机场试飞前一天,四川公布了2020年经济形势。“四川经济从下降3%到上升3.8%,总体呈现出v型反转的发展态势,且上半年从下降恢复到上涨,更是较全国恢复增长早一个季度。”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熊建中在分析解读时表示,四川经济增速达到3.8%,成绩来之不易。
其中,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2020年增长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了60.7%,这里面,成德眉资及成都经济圈增长3.8%,比重达到46%。
数字只是最为直观的呈现,事实上,整个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成都收获了“韧性城市”的广泛认同,面对整体的下行趋势,成都经济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和更快的恢复力,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物流的综合体现之一,航空业的表现或许能够解答一二。
整体上看,2020年,成都双流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十大机场之一,起降架次和运营总航班数均位居全球第8。
更为具体的,2020年前3季度,广州白云、成都双流反超北京首都、上海浦东两大“霸主”,成为全国旅客吞吐量最多的两座机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6月,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曾连续4个月排名内地第一,尤其是5月,成都机场起降架次跃居全球第一,成为当月全球最繁忙的机场。
即使是在货邮吞吐量上,成都双流机场依旧挺进前十。仅在2020年上半年,成都双流机场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直邮出口商品333.45万票,同比增长10.9倍;货运量1369.33吨,同比增长6.91倍;货值4.61亿元,同比增长17.44倍。
这样的“韧性”,与长久的跋涉紧密相连。
时间拨回到5年前,2016年12月,《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到,要构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到2020年,完善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机场群。其中,成都、昆明、深圳等城市的任务是逐步提升国际枢纽功能。
2018年12月12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正式迎来其2018年的第5000万名旅客,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之后第四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至5585.9万人次,位列全球机场第25位。
2019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全年新开15条国际航线,创历年之最;截至2020年,成都的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达128条,保持中西部第一。
“成立专门的航空物流部门统筹;引进培育货运基地航空公司,构建欧洲成都泛亚洲际航空通道网络;优选配套产业,构建排他性优势。”这是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戴尔成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耀华对下一个五年的建议。完善高效联通国际主要市场的立体大通道体系,正成为成都发挥“一市双场”优势的鲜明标识,更是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进击之路。
布局
即使是一路进击,但要抵达未来,尚有长路要走。
2020年12月18日上午10点,成都轨道交通6、8、9、17、18号线五条线路集中开通运营,这让成都成为全国首个一次性开通五条地铁新线的城市。
在诸多地铁线路中,有条运行时速高达140公里的18号地铁线。它是国内采用地铁车辆的最快城市轨道交通,旅客从天府机场到成都南站半小时即可到达。
此外,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待其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双机场间的快速连通。以此为基础,成都的两座机场将实现更有效的旅客流动与产业互动。
—— 这是在成都的航空枢纽建设中,对基础配套保障预留的棋子,可以窥见的,是这座城市对实现“一市两场”中的基础交通、产业配套等,所布局下有效合理的配置。
这样的配置还包括,在一系列新的区位条件下,成都双流再定位自身,提出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根据空港商务区现有产业规划,从机场向外延展,探索打造一个依次包含航空物流、飞机维修制造、空港商务、空港文旅等多个环形区域叠加的产业布局。
跨过龙泉山,针对天府国际机场的运行流程优化,一直在持续进行。根据四川省政府与民航局联合下发的《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天府国际机场定位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双流国际机场定位为区域航空枢纽。
从两机场的定位和保障能力来看,未来天府国际机场航班量将在两场中占主要比例,两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亿人次(近期),货运吞吐量将达每年220万吨(近期)。
—— 这是成都在三万英尺的天空蓝图中,最重的一枚棋子。
更为具体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具体路径包括,要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用好“双机场”和国际铁路港的比较优势,畅通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循环。
完善立体大通道体系,建强亚蓉欧航空枢纽和泛欧泛亚陆港枢纽“双支撑”,加快构建“欧盟—成渝—日韩”“成渝—东盟”开放通道,推动中欧班列(成渝)高质量发展,高效联通国际主要市场。
与此同时,四川正在加快推进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达万高铁、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铁路建设和内江至大足、南充至潼南、乐山经资中至铜梁等高速公路建设,并力争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等尽早开工。
从现在到未来,三万英尺之上,成都蓝图,正因承载着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而更显深远,因立足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而加任重。而这份未来,因在宏大设计下的机遇而生机勃勃,因深化发展而将正拥有更加强大的实力。
大城崛起,已近在眼前。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